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济南it培训小编讯,李涛搭乘航班降落在印度斋浦尔机场的时候,发现这个印度城市的空气比去年同期更差。新德里的空气比斋浦尔更糟,他说。
这不妨碍他对这个蓬勃发展国家的热情。作为APUS的CEO,李涛对印度钟爱有加,这里已经为该公司提供了数千万的用户,成为该公司难以忽视的市场。
印度庞大而年轻的人口结构、移动互联网的方兴未艾,为中国的科技企业提供了复制本土经验的可能。华为、小米、APUS以及OPPO等都在这里找到了壮大的土壤。中国的企业家打量印度市场,仿佛看到中国走过的来时路。跃身其中的企业家觉得印度“处处是坑”,但只要有冒险精神并小心翼翼绕开陷阱,这个市场往往能带来意外之喜。
过去的两年里,李涛以每季度一次的频率往返于印度和中国。APUS Group的印度办公室设于古尔冈,这个在印度以移动互联网著称的城市距离印度首都新德里大约一小时车程。
自称“中生代创业者”的李涛尽管把总部设在了北京,但APUS Group从成立之初明确在战略上定位于海外市场的互联网公司,主力产品是APUS用户系统。
对于印度市场,APUS Group采取的是“小步快跑”策略。公司产品研发团队在北京,印度市场的早期推广却并非依靠自己组建的当地团队,而是依靠Google和Facebook等在印度市场占据流量入口的国际企业。
济南it培训小编还了解到,在用户获取上取得一定根基后,中国的团队才进入印度市场,“这样相对成本比较低”,李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如今该公司在印度市场已经获得了5000万用户。APUS Group得以跻身“10亿美元估值初创企业俱乐部”与印度市场的成功也密不可分。
对于中国移动设备和移动互联网企业而言,印度的吸引力显而易见。全球范围内,再没有另外一个国家的人口红利可以和印度相比。联合国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印度人口为13.2亿,而其中很多是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市场调查公司eMarketer的数据显示,根据2015年的调查,印度城市手机用户中38%为20多岁的年轻人。
如果说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是个人电脑与移动手机双轮驱动,印度则更多是“独角戏”。受限于平均收入水平,个人电脑在印度的渗透率还不高。2014~2015财年,印度全国人均收入为87748卢比。电脑相对个人手机更加昂贵,因此印度移动终端快速普及,年轻的印度人首先接触的便是手机,或者说中国制造的手机。
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发布的手机数据追踪报告显示,印度智能手机在2016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17.5%,达到3230万台。联想集团由于合并了摩托罗拉业务,在该市场占据9.6%的市场份额,仅次于三星。小米则占据第四的位置。
最引人注目的则在于,印度第三季度的手机出货量为7230万台,这意味着将近有4000万台的功能手机市场。即便不考虑增量,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迭代也将带来巨大的低端市场需求,这将为小米、华为的荣耀品牌、OPPO、vivo这些中国厂商带来机遇。
小米此前已经在寻求将生产实现本土化,而手机的制造商富士康正准备在印度的部分邦设立生产线,将其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成功经验复制到同样的人口大国印度。
济南it培训小编还了解到,李涛判断,印度移动互联网发展与3~5年之前的中国一样,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将出现暴增。
在第一财经记者走访的古尔冈、斋浦尔、新德里等城市,不时能看到荣耀、OPPO等的品牌广告。中国的手机制造商,在实现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在帮助印度完成向移动时代的过渡。
“四年前在这里也听不到太多中国人的声音,今天再来,这里遍地都是中国人的声音,太多中国人来这里做生意了。”李涛说。这其中不乏折戟者。“我知道很多公司半年就撤回去了。”
不熟悉印度市场的人,往往会因为对印度外包业务的印象,而高估其整体工程师水平。李涛观察的心得是印度“工程师的创新能力不够”。印度的互联网人才培养,得益于其服务外包业务。但缺点也很明显,“为企业做定制服务的时候,特别是大企业,需求是明确的,只需要来料加工就好。”李涛表示,“如果是像中国的2C业务,其实是创新的,需要自己想象的。所以印度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技术人才和优秀的产品经理。”
这意味着即便工资水平较低,但印度的工程师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四年前在印度建研发中心成本是中国的百分之四十,现在是北京研发中心的百分之七十。”李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说,“我认为这是在印度建立研发中心的盈亏平衡线,超过百分之七十就不划算了,因为本土化的管理成本在印度比中国要高。”
华为人的面孔出现在印度,比大多数中国公司要早。
从APUS Group位于古尔冈的办公楼层向上两层,就是华为的办公区。该公司进入印度市场已经颇久,早在1999年即在班加罗尔建立了研发中心。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华为既在印度雇用了大批本土员工,也向当地派驻了大量的中国籍员工。华为斋浦尔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该公司在印度已经有近万名员工。
华为的早期业务集中于通信设备,而非移动终端。在印度的手机终端市场,华为尚未取得优势地位,其市场排名落后于联想和小米,OPPO和vivo也已经在这个市场风生水起。
华为希望这种状态得到改变。在2016年9月,华为宣布与电子制造商Flex India合作在印度生产智能手机,并期待于次月实现一款荣耀手机的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