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工程师,听起来蛮高大上的是不是啊?达内教育的老师说啊,也是,毕竟测试工程师也是需要前能镇定自若寻找产品bug,后能思维清晰测试代码框架逻辑的好同志.对产品上线之前做个全身检查,责任很重大.
一个完美的产品,要基于合理、卓越的设计逻辑,拥有顺畅的功能、稳定的性能以及美观便捷的交互.一个合格的测试工程师,除了要保证产品上线之前功能完善,还要对产品的性能以及界面交互提出建设性修正/优化意见.
所以「测试」大人们的日常就是:深刻了解产品的功能要求,与「开发」(产品开发工程师)相辅相成,相爱相杀,做产品的一品带刀侍卫,保证完美产品的稳步上线!
随着互联网生态的繁荣兴盛,产品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测试工程师所能进入技术岗位越来越细分,测试早就已经成为一个横向分布领域.我们常见的就有app测试专家、自动化测试专家、性能测试专家、web测试专家、安全测试专家、游戏测试专家、云产品测试专家等等.
岗位硬知识大扫盲
黑盒测试VS白盒测试
通常在测试之前,需要制定一整套测试计划,之后才会进行各个测试环节,包括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这里边前两步是用到白盒测试,后两步需要的是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在已知产品的功能设计规格上,在软件的接口处对每个功能的实现可能性以及UI的正确性进行验证.在这阶段,测试人员不用接触源代码(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盒子,黑盒子指的是盒子是不可视的,你不清楚盒子内部的东西以及里面是如何运作的,白盒子反之).因此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
白盒测试:则是站在框架搭建者的角度上,依据软件设计说明书对程序内部细节进行严密检验.包括但不仅限于针对特定条件设计测试用例、对软件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以证明每种内部操作的设计逻辑以及使用流程是否符合规格要求.在这阶段,测试人员需要接触源代码.白盒测试又称结构测试、透明盒测试、逻辑驱动测试或基于代码的测试.

我们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对黑白盒测试进行区分.
我们把被测试的产品看作一个人.测试就是为了寻找出人的潜在疾病,然后对症下药保证身体健康.黑盒测试类似于人被查出了头疼,医生通过观察临床反应,给开了副止疼药.而白盒测试则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了解人体的经络、脏腑、情志、气血等,发现人脑子里有肿瘤,最终用手术手段进行切除.
测试环节详解
单元测试(模块测试):基于测试单元功能而开发出来的测试代码,通常代码都比较简短.一般情况下,一个单元测试是专门判断某个特定函数在特定使用场景中的行为.
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和联合测试,是单元测试的升级板和扩展版.它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合成一个组件,并且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组件再组件,组件组合之间通过不断进行测试,最终让所有的模块进入测试进程.
系统测试:将经过测试的子系统装配成一个完整系统来测试.它用来检验系统是否确实能提供系统方案说明书中指定功能.系统测试的目的是对最终软件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最终软件系统满足产品需求并且遵循系统设计.
验收测试:验收测试是向未来的用户表明系统能够像预定要求那样工作,保证交付到用户手上的产品功能稳定、性能优越、界面和谐.能够无差池地进行功能操作和任务执行.
注:照理来说,不管是白盒测试还是黑盒测试,都是由测试工程师主导,来进行操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白盒测试更多的是单元测试--测试人员针对各个单元进行各种可能的输入,然后对其输出进行分析.在这一阶段,测试代码由开发猿编写更容易提高测试效率和测试精度,以证明代码的行为符合期望.毕竟"知子莫如母",自己的设计思路以及代码自己最熟悉.
所以我们会说,黑盒测试由测试工程师完成,白盒测试由开发工程师完成,才是绝代双测.
测试工程师要需不需要开发技术?
简而言之,测试工程师主要就是使用合适的测试工具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产品问题并督促更正,确保产品的正常运作.在这一层认知里,拥有开发技术不是硬性规定,尤其是刚入门的小白,日常就是按照软件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测验,检察产品是否有缺陷,技术离他们还是很远的emm.但是当你进阶到高级段位的时候,就需要有纵观全局的能力了.不仅要熟练掌握软件测试与开发技术,还要对所测试软件的对口行业非常了解.
且随着自动化测试大潮的袭来,不做自动化测试的产品八成都是在自寻死路.如果是不会开发的测试使用不会测试的开发搞出来的测试工具,你想想这其中的沟通误差,就有点儿迷醉对不对?
所以现在的测试工程师,又有了新的title:测试开发工程师.仍旧属于测试的范畴,但是对于代码能力和编程技术却是有要求:至少得掌握一门语言.而这也是成为一个专(niu)业(bi)测试人员(测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的素养和能力)的必经之路.大环境在改变,做哪一行,都得多艺加身,尽量在上中下游,游刃有余.
以上就是达内教育给大家做的内容详解,更多关于C++的学习,请继续关注达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