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一共有4种引用类型(其实还有一些其他的引用类型比如FinalReference):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其中强引用就是我们经常使用的Object a = new Object(); 这样的形式,在Java中并没有对应的Reference类。济南达内培训负责整理
本篇文章主要是分析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的实现,这三种引用类型都是继承于Reference这个类,主要逻辑也在Reference中。
更多文章见个人博客:https://github.com/farmerjohngit/myblog
问题
在分析前,先抛几个问题?
1.网上大多数文章对于软引用的介绍是:在内存不足的时候才会被回收,那内存不足是怎么定义的?什么才叫内存不足?
2.网上大多数文章对于虚引用的介绍是:形同虚设,虚引用并不会决定对象的生命周期。主要用来跟踪对象被垃圾回收器回收的活动。真的是这样吗?
3.虚引用在Jdk中有哪些场景下用到了呢?
Reference
我们先看下Reference.java中的几个字段
public abstract class Reference<T> {
//引用的对象
private T referent;
//回收队列,由使用者在Reference的构造函数中指定

volatile ReferenceQueue<? super T> queue;
//当该引用被加入到queue中的时候,该字段被设置为queue中的下一个元素,以形成链表结构
volatile Reference next;
//在GC时,JVM底层会维护一个叫DiscoveredList的链表,存放的是Reference对象,discovered字段指向的就是链表中的下一个元素,由JVM设置
transient private Reference<T> discovered;
//进行线程同步的锁对象
static private class Lock { }
private static Lock lock = new Lock();
//等待加入queue的Reference对象,在GC时由JVM设置,会有一个java层的线程(ReferenceHandler)源源不断的从pending中提取元素加入到queue
private static Reference<Object> pending = null;
}
image
主要分为Native层和Java层两个部分。
Native层在GC时将需要被回收的Reference对象加入到DiscoveredList中(代码在referenceProcessor.cpp中process_discovered_references方法),然后将DiscoveredList的元素移动到PendingList中(代码在referenceProcessor.cpp中enqueue_discovered_ref_helper方法),PendingList的队首就是Reference类中的pending对象。 具体代码就不分析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以上就是济南达内培训给大家做的内容详解,更多关于IT的学习,请继续关注济南达内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