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IT培训 > 达内新闻
对于微信用户,小程序是手机内存救星
- 发布:互联网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12-28 14:05
济南达内小编:微信小程序今天正式宣布了开放时间--2017年1月9日,从那天起所有微信用户都可以自由使用小程序.
在今天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开场就聊起了小程序,并且全部篇幅都在回顾和介绍微信和他本人对于小程序的思考.说小程序是微信未来的核心战略,也许真的不为过.
小程序就是纯粹的场景工具,微信会让你用完就"不得不走",不会让你和小程序有任何瓜葛,它只在恰当的场景、地点、时间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就像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那把格兰芬多之剑,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用完它就会自己消失,你想找都找不到了……
但小程序这件事已经被炒了太久,久到普通用户都快忘了这件事.从满城风雨到创业热潮,小程序这件本该提升户体验的微信新功能,却似乎逐渐演化成了开发者和创业者们的圈内自high,这群人都在用未来押注小程序,这一切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绝大多数的普通微信用户甚至都没真正见过小程序,他们既不知道小程序怎么用、也不清楚能干嘛……只是单纯的被一篇篇分析小程序"千亿级"市场的文章不断扰袭视听,最后都忘了这是一件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小事".
与其讨论来讨论去小程序的创业机遇和商业价值,不如先让那群真正将要使用它的用户们先知道到底小程序是什么、能干什么、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小程序?是不是很新奇的感觉,未来可能是个大趋势哦.想不想加入IT行业,来济南达内,伴你走向IT之路.
所以,今天我们就从最普通用户的角度来再重新普及一遍小程序这件事.关于这个被如此吹捧的微信新功能,它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能让我们的生活有多少、多大的变化?
小程序是什么?小程序基于微信体系,在微信内部不用安装就能使用,体积不超过1 M.如果简单粗暴一点,小程序可以简单理解为--"微信应用".
引用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描述:
小程序是一个不需要下载安装就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原理上来说:
小程序并不是HTML 5,它是基于微信内部的底层架构和封装开发工具,在微信里面开发的应用.
它的体验会比目前的HTML 5流畅很多,因为微信对底层代码进行了优化,也支持小程序流畅的打开、运行,甚至是离线使用,这都是目前的HTML 5所无法比拟的.
通俗的讲:
小程序就像把手机里的原生App复制了一个简单的微信特别版,只存在于微信中,在微信里可以直接使用相应功能.例如:买机票、订酒店、写便签、查地图、听音乐……这些以往需要退出微信,切换到特定App的操作,如今都可以直接在微信里完成.
以后会有微信小程序版的京东、携程、大众点评、美团、荔枝FM……更会有微信里的便签、日历、修图、日程安排等等工具.简单来说,人们可以在微信里做很多事.
小程序能干什么?讲道理的说,小程序或许能算是一个万能微信工具箱.
因为小程序理论上来说就是一个基于微信的微缩App,所以它的功能和原生App类似.不过是依托于微信,通过小程序来叫车、订外卖、支付、看天气、查公交、安排日程……等等一切生活场景.如果夸张一点,那就是只要有足够全的小程序,你可以一天24小时不必离开微信.
小程序的好处:
1.避免安装App的麻烦
为了一个很久才用一次的功能下一个App是件麻烦事,而小程序只需要搜索或者"扫二维码"即可打开应用.不必下载,不必安装.打开就用,用完就走.
2.小内存手机救星
所有小程序都不会超过1 M,且可以离线开启,对于那些动辄几十上百兆的App来说,小程序小巧很多.对于哪些16G的用户而言,有了小程序就可以删掉很多App腾出空间来了.
3.一个微信搞定一切
小程序构筑在微信内部,所以你可以在不离开微信的情况下完成很多任务,包括一些以往需要切换应用的任务,省去了很多麻烦.
4.微信的强社交加持
如果说小程序真的有什么其他任何形式的应用都比不了的东西,那么必然是微信所提供的强社交属性.很多应用像是日历、天气、打车、购物……等一旦加上微信的好友社交关系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例如:看看好友里谁点的外卖贵、跟家人分享彼此城市的天气、与同事共享一个日程表……
小程序的缺陷:
1.不能完成复杂工作
小程序不等于原生App,它毕竟大小只有1 M,再如何变也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娱乐、文档、游戏的重度需求,小程序的架构无法承载.更多只是作为原生App的补充和功能移植.
2.入口藏的深,用完就找不着了
虽然小程序不必下载,即用即走,但发现合适的小程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一向提倡去中心化的微信没有像App Store这样的市场集中展示,小程序只能通过好友分享和推荐等社交方式发现新的小程序,比较费力.
就像公众号,如果你一个公众号都没有订阅,你甚至都看不见公众号的入口.但小程序不能订阅,不能分享到朋友圈,所以很可能就是用完一个小程序就找不着了.
3.太过依赖微信
小程序完全依赖于微信,这是好事,同时也是一件坏事.就像之前几次,一旦微信像之前一样宕机,也就意味着大多数小程序不能用了.且所有小程序都基于WEUI,界面风格差别不大.
4.主动推送限制多
小程序主动给用户推送消息的限制很多,不是所有小程序都能随时主动给用户推送消息,除非用户有特定推送需求(比如闹钟和日程提醒).这一点和公众号非常不同,小程序更像是网站,用的时候打开,当不用的时候并不会给你推送任何消息.
小程序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微信用户,可能一开始对小程序不会有太多感知,但越用就会越陷越深,甚至离不开它.
因为小程序虽然看起来这么牛,但其实小程序要想真正影响绝大多数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还需要时间.小程序的出现对大多数人基本的微信使用习惯不会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小程序就是一旦用过就会成习惯的功能,而且会越来越依赖它.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还在传统行业奋斗的你是否感到吃力了?来济南达内,向IT行业进发吧.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习惯去使用小程序.首先通过某一个小程序满足生活中的一个特定需求,一旦养成习惯,你就会不断的需求更多的小程序来满足你更多的场景需求.因为随着小程序的发展,当你50%的事情都能在微信上处理时,你自然会希望剩下的50%也更多的在这里完成.
对于最普通的用户而言,微信能够通过小程序以一种性感的方式连接很多场景,让你越来越离不开微信.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小程序就是纯粹的场景工具,微信会让你用完就"不得不走",不会让你和小程序有太多瓜葛,它只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就像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那把格兰芬多之剑,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用完它就会自己消失,你想找都找不到了……
So,你准备好了去挑选自己的小程序了吗?明年的1月9日,一起期待吧……
更多关于济南达内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最新开班时间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成都
- 武汉
- 西安
- 青岛
- 天津
- 杭州
- 重庆
- 哈尔滨
- 济南
- 沈阳
- 合肥
- 郑州
- 长春
- 苏州
- 长沙
- 昆明
- 太原
- 无锡
- 石家庄
- 南宁
- 佛山
- 珠海
- 宁波
- 保定
- 呼和浩特
- 洛阳
- 烟台
- 运城
- 潍坊
对于微信用户,小程序是手机内存救星
- 发布:互联网
- 来源:互联网
- 时间:2016-12-28 14:05
济南达内小编:微信小程序今天正式宣布了开放时间--2017年1月9日,从那天起所有微信用户都可以自由使用小程序.
在今天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开场就聊起了小程序,并且全部篇幅都在回顾和介绍微信和他本人对于小程序的思考.说小程序是微信未来的核心战略,也许真的不为过.
小程序就是纯粹的场景工具,微信会让你用完就"不得不走",不会让你和小程序有任何瓜葛,它只在恰当的场景、地点、时间出现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就像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那把格兰芬多之剑,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用完它就会自己消失,你想找都找不到了……
但小程序这件事已经被炒了太久,久到普通用户都快忘了这件事.从满城风雨到创业热潮,小程序这件本该提升户体验的微信新功能,却似乎逐渐演化成了开发者和创业者们的圈内自high,这群人都在用未来押注小程序,这一切未免有些本末倒置.
绝大多数的普通微信用户甚至都没真正见过小程序,他们既不知道小程序怎么用、也不清楚能干嘛……只是单纯的被一篇篇分析小程序"千亿级"市场的文章不断扰袭视听,最后都忘了这是一件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小事".
与其讨论来讨论去小程序的创业机遇和商业价值,不如先让那群真正将要使用它的用户们先知道到底小程序是什么、能干什么、和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小程序?是不是很新奇的感觉,未来可能是个大趋势哦.想不想加入IT行业,来济南达内,伴你走向IT之路.
所以,今天我们就从最普通用户的角度来再重新普及一遍小程序这件事.关于这个被如此吹捧的微信新功能,它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能让我们的生活有多少、多大的变化?
小程序是什么?小程序基于微信体系,在微信内部不用安装就能使用,体积不超过1 M.如果简单粗暴一点,小程序可以简单理解为--"微信应用".
引用微信之父张小龙的描述:
小程序是一个不需要下载安装就可使用的应用,它实现了应用触手可及的梦想,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也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用关心是否安装太多应用的问题.应用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又无需安装卸载.
原理上来说:
小程序并不是HTML 5,它是基于微信内部的底层架构和封装开发工具,在微信里面开发的应用.
它的体验会比目前的HTML 5流畅很多,因为微信对底层代码进行了优化,也支持小程序流畅的打开、运行,甚至是离线使用,这都是目前的HTML 5所无法比拟的.
通俗的讲:
小程序就像把手机里的原生App复制了一个简单的微信特别版,只存在于微信中,在微信里可以直接使用相应功能.例如:买机票、订酒店、写便签、查地图、听音乐……这些以往需要退出微信,切换到特定App的操作,如今都可以直接在微信里完成.
以后会有微信小程序版的京东、携程、大众点评、美团、荔枝FM……更会有微信里的便签、日历、修图、日程安排等等工具.简单来说,人们可以在微信里做很多事.
小程序能干什么?讲道理的说,小程序或许能算是一个万能微信工具箱.
因为小程序理论上来说就是一个基于微信的微缩App,所以它的功能和原生App类似.不过是依托于微信,通过小程序来叫车、订外卖、支付、看天气、查公交、安排日程……等等一切生活场景.如果夸张一点,那就是只要有足够全的小程序,你可以一天24小时不必离开微信.
小程序的好处:
1.避免安装App的麻烦
为了一个很久才用一次的功能下一个App是件麻烦事,而小程序只需要搜索或者"扫二维码"即可打开应用.不必下载,不必安装.打开就用,用完就走.
2.小内存手机救星
所有小程序都不会超过1 M,且可以离线开启,对于那些动辄几十上百兆的App来说,小程序小巧很多.对于哪些16G的用户而言,有了小程序就可以删掉很多App腾出空间来了.
3.一个微信搞定一切
小程序构筑在微信内部,所以你可以在不离开微信的情况下完成很多任务,包括一些以往需要切换应用的任务,省去了很多麻烦.
4.微信的强社交加持
如果说小程序真的有什么其他任何形式的应用都比不了的东西,那么必然是微信所提供的强社交属性.很多应用像是日历、天气、打车、购物……等一旦加上微信的好友社交关系就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例如:看看好友里谁点的外卖贵、跟家人分享彼此城市的天气、与同事共享一个日程表……
小程序的缺陷:
1.不能完成复杂工作
小程序不等于原生App,它毕竟大小只有1 M,再如何变也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娱乐、文档、游戏的重度需求,小程序的架构无法承载.更多只是作为原生App的补充和功能移植.
2.入口藏的深,用完就找不着了
虽然小程序不必下载,即用即走,但发现合适的小程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一向提倡去中心化的微信没有像App Store这样的市场集中展示,小程序只能通过好友分享和推荐等社交方式发现新的小程序,比较费力.
就像公众号,如果你一个公众号都没有订阅,你甚至都看不见公众号的入口.但小程序不能订阅,不能分享到朋友圈,所以很可能就是用完一个小程序就找不着了.
3.太过依赖微信
小程序完全依赖于微信,这是好事,同时也是一件坏事.就像之前几次,一旦微信像之前一样宕机,也就意味着大多数小程序不能用了.且所有小程序都基于WEUI,界面风格差别不大.
4.主动推送限制多
小程序主动给用户推送消息的限制很多,不是所有小程序都能随时主动给用户推送消息,除非用户有特定推送需求(比如闹钟和日程提醒).这一点和公众号非常不同,小程序更像是网站,用的时候打开,当不用的时候并不会给你推送任何消息.
小程序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微信用户,可能一开始对小程序不会有太多感知,但越用就会越陷越深,甚至离不开它.
因为小程序虽然看起来这么牛,但其实小程序要想真正影响绝大多数微信用户的使用习惯还需要时间.小程序的出现对大多数人基本的微信使用习惯不会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小程序就是一旦用过就会成习惯的功能,而且会越来越依赖它.科技发展越来越快,还在传统行业奋斗的你是否感到吃力了?来济南达内,向IT行业进发吧.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习惯去使用小程序.首先通过某一个小程序满足生活中的一个特定需求,一旦养成习惯,你就会不断的需求更多的小程序来满足你更多的场景需求.因为随着小程序的发展,当你50%的事情都能在微信上处理时,你自然会希望剩下的50%也更多的在这里完成.
对于最普通的用户而言,微信能够通过小程序以一种性感的方式连接很多场景,让你越来越离不开微信.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小程序就是纯粹的场景工具,微信会让你用完就"不得不走",不会让你和小程序有太多瓜葛,它只在你需要的时候出现,就像是电影《哈利波特》中的那把格兰芬多之剑,只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出现,用完它就会自己消失,你想找都找不到了……
So,你准备好了去挑选自己的小程序了吗?明年的1月9日,一起期待吧……
更多关于济南达内资讯,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

最新开班时间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成都
- 武汉
- 西安
- 青岛
- 天津
- 杭州
- 重庆
- 厦门
- 哈尔滨
- 济南
- 福州
- 沈阳
- 合肥
- 郑州
- 长春
- 苏州
- 大连
- 长沙
- 昆明
- 温州
- 太原
- 南昌
- 无锡
- 石家庄
- 南宁
- 中山
- 兰州
- 佛山
- 珠海
- 宁波
- 贵阳
- 保定
- 呼和浩特
- 东莞
- 洛阳
- 潍坊
- 烟台
- 运城